“点对点”劳务输出搭建务工“连心桥”——黎平吝洞村百余名群众搭上就业“直通车”

   2024-12-21 220
核心提示:“各位村民请注意,上午9点到村委会门口集合,坐专车外出务工啦。”12月2日一大早,村级大喇叭的响起,划破了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

“各位村民请注意,上午9点到村委会门口集合,坐专车外出务工啦。”12月2日一大早,村级大喇叭的响起,划破了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镇吝洞村宁静。

冬日暖阳下,村民们带上行李包,陆陆续续前往集中乘车点,参加黎平县季节性务工欢送仪式。

“路上要注意安全、照顾好身体。”村民吴东珍不停地检查着行李包,嘴里反复叮嘱老伴吴昌贵,“去广东雷州砍甘蔗很辛苦,干活累了记得休息。”

“这是一次县里开展的劳务输出,趁着冬闲,接送大家到广东砍甘蔗。”吝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泓杉一边维持现场秩序一边说。

欢送仪式现场。

近年来,吝洞村“两委”、驻村工作队通过扎实开展务工就业服务,走访摸排全村劳动力资源、就业需求等信息,结合群众集中在秋收之后农闲时节外出广东、海南等地砍甘蔗的务工习性,积极探索“候鸟式”劳务输出模式,主动对接联系黎平县人社局等部门,免费将群众送到“就业地”,实现务工、农忙两不误,为冬季农闲劳动力铺就一条就业增收路子。

吴昌贵今年61岁。这是他去雷州市砍甘蔗的第4个年头。以往,每到农历十一月,吴昌贵便会邀约亲友,组队乘车外出务工。

“砍甘蔗的农场离家远,中途需要转好几趟车,今年政策太贴心了,我们能坐上免费的直通车,从家门口出发,直达农场。”看着停在村委会门口的劳务输出专用车,吴昌贵很高兴。

农忙种田、农闲砍甘蔗。如今,在吝洞村,越来越多群众像吴昌贵一样,加入“候鸟”迁徙队伍。

为务工群众送上“大礼包”。

“我们属于季节性务工,干完农活的空闲期去外省砍甘蔗,4个多月,能赚2万多块钱,今年还省下了交通费,干劲更足了。”村民吴昌银说。

据了解,在黎平县人社部门、零工市场的牵线搭桥下,吝洞村有序组织130余名农闲劳动力外出务工,通过“点对点”输送,确保群众出行顺畅,促进稳定就业。下步,吝洞村还将加大对劳动力务工和返乡的监测力度,切实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信息准。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
乌鲁木齐劳务平台所有. 新ICP备2025017558号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